连载 · 14丨天蓝水清之源—叶水泉和源牌集团之创业传奇
2016-09-02
第一篇章 源牌集团的前世今生
历经风雨,几番沉浮,终于落户西子湖畔成长壮大。对于电力和能源的兴趣似乎与生俱来,所以不惮于建设工地的艰辛磨练。进入冰蓄冷技术研发领域是偶然更是必然,冰与电、智慧与勇气在他身上合为一体。甘愿接受市场经济的无情考验,哪怕精疲力竭也不会跪求于困难。
看准了方向就应该有自信,更何况站在楼厦的高处,初试的莺啼由此能够传得很远。
第五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hapter 5 第一节 努力便不辜负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国作曲家 贝多芬
冰蓄冷空调真正被采用,是在1995年上半年,在绍兴一家港商投资的小饭店里。
饭店不大,几百平方而已,港商是从绍兴印花厂在市区的一处空置房租来的,办了一家名叫天天渔港的饭店。
印花厂的书记亲眼目睹叶水泉那番认真和诚恳,主动牵线搭桥,把叶水泉介绍给那个港商。港商尽管也不谙何为冰蓄冷,但听完一番详尽的介绍,再稍加计算,便明白了这是个好东西,因为今天的投资可能会在明天获得较好的效益,何况见多识广的他明白节能低碳是个大趋势。就这样,在当地电力部门的帮助下,绍兴天天渔港饭店冰蓄冷中央空调,成了华源公司第一个真正实施的项目。
此后不久,喜欢新生事物、乐意尝试的诸暨百货大楼负责人,拍板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这一项目可是比天天渔港饭店大了去了,合同标的金额在200万元以上。
叶水泉和他的团队不由得激动起来,这可是一笔真材实料的大买卖啊!在诸暨供电局的帮助下,叶水泉组织人员进行方案设计,得到认证后加以紧张施工,从论证到实施,整个过程大约花去一年时间,其间的曲折艰辛一时难以尽述,但不管怎样,这个项目完成了,双方都满意,而华源公司也有了初步的业绩。
温州体育馆
接下来又承接了温州体育馆、杭州景福百货大楼的活。活儿虽然不大,进账也不算太多,但可以鼓起众人的信心,同时也为新的用户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样板。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叶水泉的随身拎包里,成功实施这些项目的相关材料总是带着的,随时可以向他人展示。而随着采用该技术成果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这样的范例材料塞满了他的大公文包。
杭州景福百货大楼
“命定”贵人-也要靠努力争取
省电力公司在杭州之江饭店召开年度用电工作会议,叶水泉设法成为参会者之一。在会议期间他没有房间,很多人他也不认识,但拎着相关材料的他在饭店各个楼层乱窜,遇人就主动微笑、开口介绍,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反正这时的他胆子也大。在电梯里,他主动与会后准备回房间休息的陌生参会者搭讪,很幸运,那人是温州市电力局分管用电的朱丰胜副局长,便抓住不放,滔滔不绝地向他介绍冰蓄冷,从电梯里一直介绍到进了对方的房间。
“朱丰胜副局长很热情、很耐心,好像与我很有缘分。他仔细听完,马上干脆地说,我也是浙大毕业的,这个项目不错,我来帮你搞,你到温州来吧!几天后我就去了温州。那时从杭州到温州乘汽车要十个小时,温州各县市的交通设施也不完善,但朱丰胜副局长亲自陪着我跑,好几个项目正是他的全力支持,才成功拿下的。”叶水泉说。
温州海龙大厦
温州海龙大厦等建筑都采用了华源公司承接的冰蓄冷中央空调,温州体育馆在建造时就直接安装了冰蓄冷空调系统,这位局长出力不小。通过温州这几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华源公司员工的工资没问题了,实验的经费也有了,整个公司的经济状况日趋看好。
20年后,回想往事,此时的叶水泉感激地说,在事业打拼过程中,他曾多次期盼着有贵人相助,又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幻想。没想到真的遇上了温州市电力局这位朱丰胜副局长,他对于华源公司,绝对是贵人。
正是因为是贵人,叶水泉与他保持了密切关系。如今的老局长已经80多岁,但身体硬朗,与叶水泉还有来往。每次回想当年的情景,两个人免不了要欷歔一番。
成功实施在温州的一系列项目,叶水泉和华源公司打了翻身仗。从此以后,冰蓄冷项目的推广相对顺畅多了,华源公司和叶水泉需要做的,只是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性能,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走向更广的领域。
下周五带来叶水泉如何带领华源公司pk国外“大佬”走向一线城市的励志事儿,敬请期待
(未完待续...)
特约作者:孙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