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20丨天蓝水清之源—叶水泉和源牌集团之创业传奇
2016-10-21
第二篇章 低碳建筑:我的使命,你的未来
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又熟谙现代企业经营规律,挣脱羁绊,超越传统。从冰蓄冷技术扩展到建筑低碳能源技术领域,再拓宽至空调与建筑节能、建筑能源环境协同控制和新能源研发应用三大板块。青山湖科技城内的低碳建筑科技馆和绿色工坊成为低碳建筑典范,一幢幢智慧低碳建筑矗立于天地之间。核心有了,方向有了,就能向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发力。
第七章 不允许一滴油、一度电的空耗
第三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革命
专门从事人口、经济、粮食、污染和资源五个人类生存发展决定因素研究的著名国际性民间组织罗马俱乐部,早在1972年就发布未来世界发展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成为第一个深入研究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不可回避的矛盾的世界学术团体。这份研究报告提醒,对于资源无节制的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后果:“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能支撑这种巨大污染的侵入吗?人类已经使环境退化,对大自然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物极必反,发展的过程需要居安思危
能源是上苍给予人类的莫大恩赐,它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物质动因。它们从远古、从宇宙深处、从天地之间走来,凝聚了万物之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听凭一滴油、一度电的空耗,如同没有理由空耗我们的时光和生命。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关于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叶水泉的思路早已十分明晰。他认为,人类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文明成果,有两个重要的支撑起了很大作用,一是市场经济制度,因为这一经济体制是加快人类文明步伐的根本原因,这早已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所证明。二是人类发现了矿物质能源,并且找到了正确使用矿物质能源的道路,其标志即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发生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而后来发生的电气革命、自动化革命,到现在的互联网革命,其实都跟矿物质能源比如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瓦特发明蒸汽机,推动工业、电气、自动化乃至互联网革命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却遇上了一个难题,或者说遭遇了一个发展瓶颈。这个发展瓶颈不是由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而是矿物质能源。矿物质能源本身具有两大瓶颈,首先是它的储量有限,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使用它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比如2012年以来,一个被中国人热议的话题是pm2.5指数,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对它过度的、不科学的使用造成的。更可悲的是,中国人还未能充分接受英国、美国等工业国家在这方面已有的深刻教训,有点儿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味。难道非得要在不可救药的状态下才痛改前非吗?事实上,自从2012年春节曝出pm2.5值爆表的新闻后,国人才开始真正地重视这一问题,才明白再也没有时间来漠视大气环境治理了。
过度不科学使用能源引发环境污染
低碳化能源革命迫在眉睫
“如今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工业要素,就是生态的恶化,这不是一句激愤之词。现在再也没有人反对治理pm2.5、治理生态了,但如何治理又是一个大学问。千万不能让治理成为一轮新的污染,也就是说,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方式,而必须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叶水泉像揭开谜底似的向笔者摊开双手,“很明白,能源开发和利用已经到了非革命,或者说非变革不可的时候。那么这变革的最主要方向是什么?就是低碳化,能源只能是走低碳环保之路。”
叶水泉的不凡,在于他能看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而且,他比他人更早地感受到低碳环保的伟力,对这一能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趋势的方法,有着比他人更加科学、全面、透彻的体悟。
源牌智慧低碳能源技术路线,引领能源低碳变革
“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革命,首先是矿物质能源利用的变革,变革的方向就是低碳化,这个低碳化即是节能和新能源替代。你想,以现有中国的电源结构,我们每用一度电,就要污染4000方空气,这怎么得了?就凭这一点,我们也非想方设法节约用电不可了,而建筑节能低碳化无疑是重点之一;第二是用要可再生新能源去替代矿物质能源,比如用太阳能,用风力发电去替代煤电。叫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目前比较成熟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水电能等,但同时也得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第三即是从技术进步上做文章了,指的是借助高科技手段来开发新能源,这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尽管有些新能源眼下还处于研发阶段,有些甚至只是纸上谈兵,但这方面的前景十分看好,因为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叶水泉说。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美国作家爱默生如是说。对能源的开发及利用,贯串于人类发展史的始终。每一次成功的开发,每一轮科学的利用,都是人类非凡智慧的展示,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无须饶舌,这一过程至今仍在不断推进中,且愈显其精彩。
·请持续关注每周五连载·
下一章将带来:善于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力量
特约作者:孙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