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22丨天蓝水清之源—叶水泉和源牌集团之创业传奇
2016-11-11
第二篇章 低碳建筑:我的使命,你的未来
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又熟谙现代企业经营规律,挣脱羁绊,超越传统。从冰蓄冷技术扩展到建筑低碳能源技术领域,再拓宽至空调与建筑节能、建筑能源环境协同控制和新能源研发应用三大板块。青山湖科技城内的低碳建筑科技馆和绿色工坊成为低碳建筑典范,一幢幢智慧低碳建筑矗立于天地之间。核心有了,方向有了,就能向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发力。
第八章 善于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汲取力量
第二节,撑起企业的“领头羊”
在充分肯定集体力量的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一家顶尖科技创新企业想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企业所从事的事业想要为后继者留下实实在在的成就,该企业的领军人至关重要。
在源牌集团采访,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对于源牌集团主要的缔造者和一贯的掌门人叶水泉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那就是他确实是源牌的主心骨,他是撑起企业的第一关梁。换句话说,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创造的,但反过来又无法忽略英雄人物不可替代的召唤、引领、组织等诸种巨大的推动作用。
“回过头来看,创业的那批企业中,大部分都倒下了,只有一小部分存活下来。那些存活下来的企业中,其共同特征之一是创始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走正道、讲诚信,抄‘捷径’、煽乎的少,我认为这就是境界。”境界的高远正是企业领军人是否具备领导才能的必要条件,“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万向的鲁冠球、娃哈哈的宗庆后,都属于有境界的人。有境界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如今的叶水泉,所拥有的头衔似乎一下子说不完:国家冷冻空调行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
现任同济大学及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全国暖通空调学会理事、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会员、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绿色建筑协会常务理事……
然而,向来谦逊低调的叶水泉,却对任何褒扬保持着强烈的避让,他身上那股传统知识分子独有的淡泊内敛,给每一个与他有过接触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谦逊甚至让人会不由自主地淡忘他的身份,一时间忘了他是知名企业老总,建筑智慧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和生产业界翘楚,双方的距离会缩小到零,而这正是他所期望的。
事实上,叶水泉的谦逊低调正是另一种力量的展示,“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走正道、讲诚信……”中的“宽广胸怀”,无疑包含了叶水泉这样的淡泊、平易、豁达和宽容。
叶水泉的不凡魅力正在于此。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同行,我还想推荐的是,要善于反思学习,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也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学习。我尤其强调后者。有一个方法是‘复盘’,就是把做过的事情重新再做、再想一遍:原来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做的时候通过了哪些预定的方法?实际做的时候环境发生了什么改变?我们的理解和预想是不是正确的?如此等等。最后再思考,如果重来一遍我会怎么做。大到战略性的问题,小到一个具体会议的组织,都要重新思考一遍。管理方式就是我们在不断地‘复盘’中形成的。”
源牌复合盘管蓄冰装置便是在一次次的反复试验与思考中产生
随时检索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随时反省经营谋略方面的每个细部,自身的经验教训更加宝贵,但它必须来自客观、全面、静心的剖析。这么多年来,不能说叶水泉在经营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从未有过错失,不能说源牌集团的发展历程始终顺风顺水,没有一点曲折。然而,操舵者的经验正是在漩涡中一次次挣扎才得以积累,学会自我诘问即是获得正确答案的基本途径。
反复检索自身,及时修正方向,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力量。美国作家欧文·华莱士谆谆之言:“人所接受的知识是从周围的事物中得来的,其中主要是从离他最近的前辈们的榜样和教导中得来的。”叶水泉未必记得住这句名言,然而他一直将此自觉地付诸行动。
无论在华源公司时期,还是在源牌集团时代,选好合作搭档,确定战略目标,讲求团队精神。
之所以花较大篇幅,简要分析了源牌集团所倚靠的既有经验、自身实践及发展路径,是因为只有深谙这些萃取了各路精华的经营谋略和成功秘诀,才能感悟叶水泉及源牌集团之所以登上行业制高点的原因,从而更清晰、更真切地理解源牌集团发展的样本意义和源牌全体员工多年奋斗的价值所在。
·请持续关注每周五连载·
下一章将带来:三个业务板块,三条低碳能源战线
特约作者:孙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