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29丨天蓝水清之源—叶水泉和源牌集团之创业传奇
2016-12-30
第三篇章 骄人业绩,谁人与我争锋?
凭着隐忍、执着、自信,源牌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秉性得以充分发挥,树创民族品牌的决心比天还要大。揽来并建成一大批低碳智慧建筑,更让节能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成功实施各大项目的过程,又是获取各项重大研发成果之时,源牌的核心产品都在实际应用时经受严酷考验、得以成功升级。每幢完美的低碳建筑都是一座丰碑,生物质锅炉将为发展循环经济立下新的功勋。
第十二章 广州珠江城,标志性的一大步
第一节 洋货挑战与面临的机遇
智慧是美的,因为是创造;而创造是美的,因为智慧。
——约旦作家 阿卜杜拉·侯赛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源牌集团的前身全面走上发展壮大的正轨之后,不再小打小闹地承接一些中小项目,开始着眼于大项目。大规模推行冰蓄冷、变风量等先进空调系统是当时的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自转制以来的重中之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世博中国馆和世博中心、上海迪士尼能源站、上海中心、广州珠江城大厦、杭州火车东站等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它成功推行并建设这一系统,这一方面壮大了自身实力,更让节能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海世博中国馆
而在承接重大项目的众多故事中,珠江城大厦项目的争取过程是十分重要、必须重点叙述的一个,因为这项工程不仅使得源牌集团的变风量空调技术愈臻成熟,更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催生了柔性空调和楼宇自控系统在源牌集团的诞生,缘此发展,最终使源牌集团占据了中央空调和楼宇自动控制研发和应用的制高点。
由此可知,说广州珠江城项目使源牌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又跨出了本质性的一大步,绝非夸饰之辞。
广州珠江城大厦
“在楼宇自控系统方面,最初的起因是建设方反复考虑,控制整幢大楼的照明、温度、湿度等设备的楼控装置,究竟是使用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当时,这类楼控装置系统基本上由美国johnson、honeywell、德国siemens等欧美知名企业垄断中国市场,可中国用户常常花了大钱买了国外楼控装置设备,因为‘水土不服’,三四年下来85%左右的装置就瘫痪了,不得不依靠人工操作,全国建筑智能化学会对此曾进行过普查,结果当然是不尽人意。”叶水泉对此颇为痛惜。
洋品牌的“水土不服”正是自己的机会。叶水泉知道,楼控系统不属于工业控制,而属于民用建筑控制,它们都需要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相比,民用建筑在控制的精度、可靠性方面要求稍低些,硬件和软件的成本也相应低一点,民用建筑的用户也不需要工业控制这样高的控制要求,他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价格。
欧美知名企业在如何控制楼控设备的软硬件成本时,往往采取大规模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办法,并且把软件也尽力以标准化固定下来,美国人据此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即ddc的办法来控制,因此给市场提供的不仅是标准化的硬件,同时也提供灌制好了的软件。
这样成本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民族不同舒适性要求却无法满足。在研发所在地,这条技术路线或许是可行的,不仅其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要求会更高,还因为其工艺过程的千差万别性,工业控制选择硬件尽力还将达到标准化,软件则请应用工程师自己编写,这就是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发展思路。
在国外,由于不能完全标准化,因此成本较高。这两种控制思路发展到中国后则因国情不同而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提供ddc的厂家为了控制中国市场,他们利用软硬件技术继续垄断市场,其销售价格不降反升;另一方面,技术没能本地化,使得调试、维护等服务不及时,遇到故障业主无计可施,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而工业plc走的道路是厂家提供硬件,软件则由中国自己的应用工程师编制,编计算机软件正是中国人的强项,中国工程师plc已经玩得炉火纯青,硬件竞争又比较充分,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低,甚至已经低于ddc。这样plc既比ddc控制精度高、运行更加可靠,而且采购价格还略低。
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工业控制技术成就卓著,并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但相对要求较低的民用控制技术和设备生产,反而没有中国品牌,致力于这个领域的企业也不多。
瞄准了这一领域,叶水泉十分来劲。“我是搞电力出身的,面对建筑这番情势,怎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有人问我你究竟想怎么搞?我说楼宇控制主要是对楼宇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其主要目的是如何以最低的能源消耗为楼宇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适环境。我来研发这个楼控系统,就要让用户感到买这套设备,既能获得完美的服务,还能得到别样的体验。
源牌低碳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首先,必须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环境,不仅要考虑控制楼内的温度、湿度,还要考虑pm2.5、二氧化碳浓度等室内洁净和空气新鲜度等多个环境要素;其次,在实现这个相同的健康舒适环境时,还要与国外产品比一比,谁消耗的能源更少,我必须做到低碳节能;再次,我研发的设备还能替代运行管理人员,如再加上现在的云数据、wifi、无线控制等最新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达到‘机器换人’的目的。其实,我的这些设想的核心,是强调了环境与能源的协同控制,即把能源与环境的控制予以协同。”
·请持续关注每周五连载·
下一节将带来:最绿的摩天大楼——广州珠江城大厦
特约作者:孙侃